全民公众讯(毕兴世)2016年9月5日,河南省安阳市“两馆”(博物馆、图书馆)广场,阳光灿烂,暖流涌动,300名残疾朋友在安阳慈善义工的陪护下,纷纷领到了一辆崭新的轮椅,个个心旷神怡、兴高采烈。

9月5日,河南省安阳市“两馆”广场,举行2016年“中华慈善日”活动启动和2000辆轮椅发放仪式,图为出席活动启动仪式的省市相关领导。
当天为首个“中华慈善日”。河南安阳在此隆重举行2016年“中华慈善日”活动启动和2000辆轮椅发放仪式。河南省人大原副主任、省助残济困总会会长张世军出席仪式,安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新伟宣布活动正式启动!2000辆轮椅将成为安阳各地广大残疾人朋友行走的得力助手,其中安阳市区300名受助的成就朋友当场发放。

9月5日,河南省安阳市“两馆”广场,阳光灿烂,暖流涌动,300名残疾人朋友在安阳慈善义工的陪护下,纷纷领到了一辆崭新的轮椅,个个心旷神怡、兴高采烈。
根据9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每年9月5日为“中华慈善日”。今年的“中华慈善日”围绕“以法兴善,助力脱贫”主题,动员和引导更多人自觉依法投身慈善事业。曾荣获“中国慈善百强城市”、“六星级公益慈善城市”的河南省安阳市自2013年起,把5月19日(谐音“我要救”)定为“安阳慈善日”,该市以“社会福利中心”、“盲人按摩医院”、“慈善超市”等为平台,开展实施了“慈善助学”、“金秋助学”、“大病救助”、“慈善手拉手”、“慈善一日捐”等一系列慈善项目,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社会效果良好,如今慈善已成为古都安阳一道亮丽的风景。

9月5日,河南省安阳市“两馆”广场,阳光灿烂,暖流涌动,300名残疾人朋友在安阳慈善义工的陪护下,纷纷领到了一辆崭新的轮椅,个个心旷神怡、兴高采烈。

9月5日,河南安阳举行2016年“中华慈善日”活动启动和2000辆轮椅发放仪式,图为来自安阳县辛村镇62岁的残疾老汉王新庆坐在心爱的轮椅上,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9月5日,河南安阳举行2016年“中华慈善日”活动启动和2000辆轮椅发放仪式,当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副会长朱昆明热情地握着安阳县辛村镇谢伍级村因小儿麻痹致残的农家妇女赵宝贝时,她激动地说不出话。

9月5日,河南省安阳市“两馆”广场,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白衣天使”正在为安阳县崔家桥镇一个患脑出血后遗症的农村女子爱心义诊。

9月5日,河南省安阳市“两馆”广场,被省慈善总会冠名为“慈善医院”的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义务工作者正在为群众免费测量血压等。

9月5日,河南省安阳市“两馆”广场,举行2016年“中华慈善日”活动启动和2000辆轮椅发放仪式,图为喜领轮椅并坐在其上的残疾人朋友。
中国公共新闻网责任编辑:亓淦玉 |